新华社重庆4月30日电 题:在山城重庆看低空经济如何“起飞”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赵佳乐
郑重地戴上戒指,在天空的见证下许下誓言,新人王鹏和侯凯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愿望。30日,一场刺激、浪漫的“空中婚礼”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重庆龙兴通用机场开启。
“我们第一次体验直升机飞行,还是在这么重要的日子,这种不同于传统的仪式,非常有纪念意义。”新郎王鹏说。
当日,2024年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开幕,举办以低空飞行消费为主题的活动。其间,将集中推出多种低空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发放价值1000万元低空飞行消费券,激发低空经济消费活力。
安阳迈杰MG-600无人直升机、国飞通航消防救援无人机、亿飞智联YF-M50无人机……在本次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活动主会场解放碑步行街,多款“高颜值”“黑科技”低空飞行器集体亮相,供市民、游客参观。其中一款名为亿航智能EH216-S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凭借亮白色的机身、科幻感十足的机翼尤为吸睛。eVTOL常被称为“飞行汽车”,可用于载人交通、旅游观光、医疗急救等多种场景。
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蕴藏着大产业。近日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鼓励发展低空经济,意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全保说。
“重庆低空经济发展已积累一定基础。”重庆两江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华说,自2012年重庆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不断加快通航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探索低空领域应用场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2023年,重庆被列入国家级国产通用航空装备物流运输领域创新应用试点城市。作为重庆低空经济产业“主战场”,两江新区获评全国第二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进入厚积薄发阶段。
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显示,重庆现有航空发动机及无人机产业链重点企业40家,去年完成产值80.3亿元,同比增长4.3%。
五一假期前夕,巴南区麻柳嘴镇南坪坝岛飞行基地上,游客林勇戴好墨镜,跟随机长口令操纵驾驶台,沉浸式体验飞机驾驶的乐趣。从空中俯瞰长江、高楼、树林、农田,城市的独特景观一览无遗。
该飞行基地负责人李和传介绍,基地五一假期“低空飞行”的预订量不断攀升,预计每天可飞行300架次左右。
重庆森林火险高发时期,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研发的系留浮空器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附近升空至80多米高,通过一根缆绳系留空中,携带监控与通信传输设备,宛如一只“天眼”,实现空地一体化5G通信应急保障。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应用场景,拥有大山大江,地形复杂多变,是有名的‘桥都’。大型桥梁的定期检修维护、高压线路维护、河面水质监测、高空灭火、山区库区运输等大量场景都需要用到飞行器。”李广华介绍。
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已顺利完成160余场航空应急救援任务,市域内1小时、成渝地区2小时航空救援圈已经形成。
今年以来,重庆不断拓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合作范围,发展步伐加快——
1月,重庆开通“梁平-黔江”“黔江-万州”等5条短途运输航线,“打飞的旅游”的未来近在眼前;3月,川渝两地同步签署跨省协作推进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合作备忘录,将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便利,逐步实现两地机场联网、常态化飞行,推动精细化空域管理……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副处长平嵩蕊说,重庆初步形成“设计研发+高端材料和部件+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制造+机载设备+运营服务+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低空经济大有可为。”王全保说,未来应突出地方禀赋,瞄准短板查漏补缺,不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