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0日,苹果将举行秋季发布会。按照惯例,新款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系列将在此次发布会上揭晓,当前各大产业链已进入密集备货期。
相较往年,今年的一大变化是中印工厂一同开工组装最新款iPhone,且此前一直由中国主要生产的Pro系列也首次在印度生产,这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印度媒体对此更是直呼“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多年来,印度果链主打一个时间代差——即每款机型上市一段时间后才在印度试水组装,今年的情况意味着印度不但有能力组装苹果最高端机型,也抹平了与“中国果链”的时间代差。
在全球产业链的复杂博弈下,苹果在印度的布局和挑战备受关注。
一、良品率仅比中国低10%
不久前,印度iPhone产线被曝出“良品率仅为50%”的传言。8月2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对此辟谣称,“外面很多说法都不是真的,若是(良率)只有50%,我早就撤了。”
几番查询后,《IT时报》记者找到了“良品率50%”说法的最初来源。
2023年2月,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中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印度企业塔塔集团在胡苏尔经营的一家外壳厂,生产线上每两个组件中只有一个状态良好,最终可以送到苹果的iPhone组装合作伙伴富士康。
也就是说,50%的良品率其实特指这家手机外壳工厂,而不是iPhone的整机表现。
“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集团企业,2023年底,塔塔集团收购中国台湾电子制造企业纬创的印度业务,成为苹果在印度的3家合约制造商之一,另外两家为富士康与和硕。
一组公开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富士康负责组装近67%的iPhone,和硕拿下约17%的印度制造iPhone的订单,剩下的iPhone产量则由纬创卖给塔塔集团的工厂生产。不过,塔塔集团投资600亿卢比(约合51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最早于今年9月运行,可容纳50000名员工,将成为印度最大的iPhone组装厂之一。
“实际情况没那么糟糕。”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告诉《IT时报》记者,受工人效率、技术设备成熟度和供应链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与中国和越南相比有10%左右的差距,但整体情况仍在苹果的可控范围内。
据了解,郑州富士康的苹果手机良品率在98%以上。以此推断,印度制造的iPhone良品率应在85%以上。
潮电智库分析师孙燕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苹果在选择印度作为高端机型的生产基地前,应该进行了大量验证,尤其是随着机器人工厂的逐渐成熟,iPhone生产正在逐渐减少对工人素质的依赖,良品率应可达到苹果的标准。
来自供应链的消息显示,2023年,印度工厂共组装了3000万部iPhone,今年上半年产能进一步提升至1800万部,这些设备除了供应印度本土市场外,还会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
二、“印度制造”分流“中国制造”
“良品率50%”传言背后,是被严重低估的印度制造能力,同时也隐含着在复杂的国际关系博弈中,对“中国果链”的某种担忧。
事实上,印度手机制造业的确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落后。
早在2005年,三星便在印度部署手机生产线,并于2007年开始生产手机。虽然越南如今承接了三星手机的主要海外产能,但印度依然是三星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位于印度诺伊达的工厂成立于1996年,是三星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线涵盖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OLED面板等多项业务,最新的Galaxy S24系列全机型也在诺伊达生产。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如小米、OPPO和vivo也在印度逐步推进中高端机型的本土化生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今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为保障供应链安全和销售通路畅通,苹果考虑将部分产能分散多地亦是必然之举。
同时,中国工厂在苹果全球产能中的占比可能逐渐下降,孙燕飚预计将下滑至40%左右。
杨述成表示,早在两三年前,苹果便制定了全球三大生产基地的布局,即中国、越南和印度。目前,这一布局已逐步实现:中国负责生产本地市场所需的苹果产品,越南生产除iPhone之外的其他产品,而印度则主要生产面向全球市场的iPhone系列。
根据苹果的市场策略,中国和印度生产的iPhone在市场上不相互渗透,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购买不到印度制造的苹果手机,在印度市场也无法购买中国制造的iPhone。
杨述成指出,这种趋势在未来一两年内可能变得更加明显,非中国市场的iPhone将更多由印度工厂生产。
三、市场是更关键因素
据印度媒体报道,2023~2024财年,苹果在印度组装的低端机型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占其全球产量的14%,但在前一年,印度生产的iPhone仅占全球产能的4%。
另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在2025年前将25%的生产转移至印度。这意味着,印度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在承接苹果iPhone的产能。
产能的飙升与苹果的全球市场变化密不可分。
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47.3亿美元,同比下降6.5%,是该季度唯一出现营收下滑的主要市场。
IDC的一份报告也显示,第二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已跌出前五名。
此消彼长,印度展现出的市场潜力成为苹果寻求增长的重要战略方向。据IDC公布的印度手机市场第二季度数据,8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表现亮眼,市场份额从6%提升至7%,其中苹果手机占比高达83%,三星占比为16%。这个结果,甚至是在印度制造的iPhone系列售价高于中国的市场策略上取得的。
《IT时报》记者登录苹果印度官网发现,iPhone 15起售价为79600卢比,约合人民币6743元,比中国大陆的5999元起售价高出700多元;iPhone 15 Pro的差距更为明显,售价为129800卢比,约合人民币10995元,比中国大陆的7999元高出近3000元。而且,这已经是印度苹果经过一轮降价后的售价。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产业链配套的完善、成本控制的优化以及产能的不断扩张,印度制造的iPhone产品质量和价格,都有望逐步和中国靠近。
四、仍需依赖中国产业链
即便如此,苹果的印度工厂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高关税与生产本土化,这也是外资企业迈入印度市场需要面对的双重壁垒。
孙燕飚指出,印度对手机实施较高的关税保护,这使得在本土生产的高端机型更具竞争力。三星在印度市场的高占有率,主要得益于高端机型均在本土生产。
不过,业内普遍共识是,印度的中高端制造能力依然较弱,特别是在高端设备和材料的制造上,仍然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杨述成也进一步指出,中国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学习速度和技术能力,这些优势是印度工人目前难以企及的,尤其是从智能机直接跨越到高端机型的过程中,印度的制造能力将面临巨大挑战。
此外,受中印关系影响,近年来,数以千计的中国公民申请印度商务和就业签证被拒,导致印度部分行业面临严重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孙燕飚透露,目前中国高级工程师进入印度有可能被限制签证,印度工厂只能依靠当地工人和技术人员,这在短期内将成为印度亟须克服的主要障碍。
但“中国果链”并非高枕无忧。
早在2017年至2019年间,苹果便开始在印度布局部分供应链,而从2021年到2023年,苹果的供应链进一步集中于越南。尽管目前在越南或其他东南亚地区生产苹果产品的成本比中国本土要高出约10%,但iPhone较高的毛利率仍然可以让苹果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慢慢等待新格局的成熟。
苹果在印度设厂将对整个亚洲电子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苹果产品的每一次更新换代,对其供应链都是一次制造能力的突破,纵观中国果链的十年发展,不难发现,中国高端制造能力的提升与苹果密不可分。但苹果同时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控制力最强大的“链主”,其一举一动都会对果链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长期来看,尽管印度在高端电子制造领域的崛起面临挑战,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替代,但随着苹果的持续投入和供应链的逐步完善,未来几年内,印度将缩小与中国和越南果链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