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变的起始年,就在那一年,出了一个叫作ChatGPT的东西,这是一个有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软件,它的智能程度以周为计量单位增长,很快就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它能在所有的入学考试、医师考试、律师考试、会计考试、公务员考试及各行各业的就业考核中名列前茅,进而取代了所有这些原本需要十年苦读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取代了所有这些职业的专业人员的劳动。
这个取代的过程时间并不太长,也就短短几十年,人的生活方式就变得面目全非。一个2050年出生的孩子,他的生活轨迹与2000年出生的孩子就完全不同了。
由于所有需要记忆和背诵的东西都不必学了,只要学会在人工智能上找到这些知识的方法就可以了,包括外语,日后用到时都可由人工智能直接获得。
孩子的学习方式与过去的儿童有了很大不同。他在家里由母乳喂养到可以断奶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家长的意愿被送进日托或寄宿的学校。学校是不分年级的,只是像过去学校中的兴趣班一样设了很多的班,喜欢学画画的就去画画班,喜欢学乐器的就去乐器班,喜欢学唱歌的就去唱歌班,喜欢学烹饪的就去烹饪班。当然还设有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物班、文学班、史学班和哲学班,让那些对这些领域有兴趣的孩子,早早领略这些领域的魅力。这些都是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
学校唯一要求必修的课程只有三门,一门是语文,一门是算数,还有一门人工智能实操技术。语文课要求认识基本用字和学会作文;算数要求学会加减乘除和简单的几何原理;人工智能实操课要求孩子学会运用人工智能达到自己设定的任何目标。
由于学校是不分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三门必修课考试合格的任何年龄毕业。因此有的孩子10岁就毕业了,有的不着急就业的孩子要到20岁才毕业。
社会生活最大的变化还不在教育模式,而是人的就业模式,因为教育是为就业做准备的,就业模式变了,教育模式也就跟着改变了。由于所有知识和技能中涉及记忆和重复劳动的部分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只要是重复劳动的职业就不需要人去做了,这种职业也就萎缩甚至消失了,剩下的职业都是需要人亲力亲为的和需要个人创意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艺术类的工作,比如作曲、画画、写小说、唱歌、跳舞、表演等等,烹饪也与艺术有重叠之处,画画用颜料,写作用文字,烹饪用食材,都是为了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个性化作品。
年轻人从基础学校毕业之后按照个人意愿和喜好选择进入某一专科学校,去研习一种专门的技术以便在一个专门的行业就业。各类专科学校设有不同的学制和毕业考核标准,学生的毕业文凭就是他们进入某一行业的证书。例如,烹饪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科学校、秘书专科学校、司机专科学校、航天专科学校、基因技术专科学校、人工智能专科学校等等。
学制从一年到三年不等,就连原来学制最长的医科也不用学习那么长时间了,因为大量的诊断都由人工智能做出,就不用凭医生的经验了。保留人工操作较多的是外科手术,虽然有不少手术也被人工智能机械手替代了。
由于许多工作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均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了。一开始是每周四天工作制开始推广,就像历史上从每周六日工作制过渡到每周五日工作制那样,每周四天工作制已经开始普遍实行,每个周末都是一个三天小长假,人们可以到远郊区的风景区去度过优哉游哉的三天。
这样过了若干年之后,所需工作量进一步减少,又过渡到每周四天每天五小时工作制。人们可以错峰上班,在工作满五小时之后回家休息,也有很多单位是居家办公的,每天布置五小时工作量,每周四天。全社会实现了每周二十小时工作制,其余都是休闲时间。自愿工作例外:许多艺术类工作者,如作家和画家,他们常常废寝忘食不眠不休每周八十小时沉浸于创作之中,那是因为创作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消遣方式了,他们自愿这样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并乐在其中。
有人在认真研究发放基本生活费的方案,那就是每个人按人头发放基本生活费,保障人不工作也能达到起码的温饱状态。而社会上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个人的意愿和兴趣去做的,出于更多报酬和满足兴趣的目的。
但是这个方案有几个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获得了基本生活费,没有人还愿意出来工作怎么办?解决方案在于工作的高薪报酬。你虽然可以仅靠基本生活费过活,但是除了温饱之外的其他消费全都没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会心满意足的。温饱之外,人还要娱乐,还要旅游,还要美食,还要有男欢女爱。
为了这些额外的享受,人就会愿意出来挣一点钱。这还只是对没有特殊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人来说的,对于那些对做某件事拥有特殊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人来说,对于那些享受做某件事的过程而不只是把它当谋生手段的人来说,出来工作成为他们自愿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每人都有基本生活费,谁还愿意去做那些艰难肮脏的工作?解决的方案在于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薪酬标准浮动。如果某项工作是艰辛的、沉重的、肮脏的或危险的,没有人愿意去做,而这项工作又必须有人来做,那么就按照人工的稀缺程度由市场来确定某类就业的薪酬标准,使得这类工作能够招到足够的人选。
其实这就是那些市场经济原则运行彻底有效的国家的现状:蓝领工人的工资并不比白领工资低很多,有的甚至更高,比如下水道修理工的工资可能会高于秘书。只要报酬合理,不愁肮脏危险的工作无人去做,一切由市场价格决定。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每人都有基本生活费,谁还愿意去做那些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上手的工作,比如说牙医、新药研发、芯片开发等工作。解决方案还是来自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薪酬标准浮动。这些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应当有与人选的稀缺性相匹配的工资报酬,以便吸引到相应的人选来做这些工作。决定因素还是市场供需关系这只“看不见的手”。
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人工智能取代了所有重复性强、机械性强的工作,这个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就是:免费提供起码的生存条件,达到温饱的标准;付费提供温饱标准之上的消费项目。不愿意做其他消费的人可以完全躺平,不必工作,以应对工作机会大大减少的新形态。
这也使得失业不再是个社会问题,因为不会因为失业而导致生存危机;愿意做其他消费(锦衣美食,旅游观光,各类超出温饱标准之外的消费)的人,可以进专科学校获得一种专门知识和技术,成为某一类专业人员,做一项专业工作,得到或多或少的报酬,以便实现这些消费。
这个乌托邦社会的出现契机就是发生在2023年的人工智能奇点,以及随后迅疾到来的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和知识获得机制的大规模取代。